Veracode中文网站 > 新手入门 > Veracode扫描结果怎么看漏洞详情 Veracode漏洞级别判断标准在哪调整
教程中心分类
Veracode扫描结果怎么看漏洞详情 Veracode漏洞级别判断标准在哪调整
发布时间:2025/08/27 17:16:41

  在当前软件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,Veracode凭借其强大的静态代码分析能力,被广泛应用于DevSecOps流程中,以发现和修复潜在安全漏洞。很多开发者在扫描后,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准确解读Veracode的扫描结果,进一步理解漏洞详情,并掌握漏洞级别的判断依据和调整方法。本文围绕“Veracode扫描结果怎么看漏洞详情Veracode漏洞级别判断标准在哪调整”展开,系统梳理从扫描报告阅读、漏洞分析,到级别标准配置的完整路径。

 

  一、Veracode扫描结果怎么看漏洞详情

 

  完成代码上传与扫描后,Veracode会在Web平台提供详细的结果展示与修复建议。要有效解读这些结果,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操作步骤:

  1、登录Veracode Web界面,进入“Applications”板块,点击目标应用名称查看历史扫描记录;

 

  2、在“Policy Scan”或“Static Scan”中选择最新一次的扫描结果,进入“Scan Results”总览页;

 

  3、查看顶部摘要信息,包括漏洞总数、等级分布、安全评级、是否通过策略检测等整体指标;

 

  4、点击“Flaws by Severity”模块,按照漏洞等级分类查看,分为Very High、High、Medium、Low、Very Low五级;

 

  5、点击某一漏洞行,进入“Flaw Detail”页,查看包括CWE编号、受影响路径、具体触发代码位置、漏洞描述和修复建议等信息;

 

  6、可使用“Filter”筛选出仅包含某种语言、某个模块或特定类型的缺陷,提升查阅效率;

 

  7、如开启了“Auto Triage”功能,还可查看自动分类处理结果,快速识别误报与需关注项;

 

  8、点击“Download PDF”可导出完整扫描报告,便于团队内部归档、合规审计或邮件发送。

 

  通过上述方式,开发者与安全团队可以对Veracode扫描结果形成全面认识,从宏观分布到微观源码定位,实现漏洞的定向修复。

 

  二、Veracode漏洞级别判断标准在哪调整

 

  Veracode的漏洞等级判断默认基于平台策略进行设定,但也支持用户根据组织风险模型灵活调整判断标准。这些配置关系到扫描结果是否符合“Pass”标准,也直接影响CI/CD流程中构建的成败。

  1、登录Veracode后台,点击顶部导航“Policies”进入策略管理页;

 

  2、选择已有策略模板,或点击“Create Policy”创建新的扫描策略;

 

  3、在“Severity Rules”部分设置各级别漏洞的处置方式,包含是否阻止构建、是否标记为Fail;

 

  4、调整漏洞等级阈值时,可指定是否允许某等级漏洞存在于新提交中,是否允许在总量中存在一定比例;

 

  5、策略中还可绑定应用关键等级,如“Business Critical”“Non-Critical”,实现多种级别策略并行管理;

 

  6、进入“Policy Rules”标签,可配置特定CWE编号是否纳入关键评估范围,进一步细化风险等级;

 

  7、在扫描任务中选择所需绑定的策略,或在“Application Profile”中为项目永久指定默认策略;

 

  8、每次策略变更建议通知开发团队,以便调整修复节奏及合并审批流程;

 

  9、对误报漏洞可通过“Mitigation Proposal”功能上传业务解释,提交审核后可从评分中移除。

 

  通过调整这些策略参数,Veracode平台将按自定义标准评估项目风险,有助于企业建立与业务模型匹配的安全容忍体系。

 

  三、Veracode报告结果如何集成进CI流程提高修复效率

 

  为了提升漏洞修复的响应速度,Veracode支持与常见CI平台集成,如Jenkins、GitLab、Azure DevOps等,并通过API、插件或CLI将扫描结果纳入自动化流程。

 

  1、在Veracode后台申请API ID与Key,确保CI工具拥有访问权限;

 

  2、在Jenkins中安装“Veracode Upload and Scan”插件,在构建任务中添加上传与扫描步骤;

 

  3、配置API参数、应用名称、扫描类型,确保构建过程中可自动上传并拉取扫描结果;

 

  4、启用“Break the Build”功能,让CI在检测到严重漏洞或策略未通过时自动中止流程;

 

  5、扫描完成后,可通过邮件或Slack推送扫描摘要与详情链接,便于开发者快速响应;

 

  6、如使用Veracode SCA进行组件依赖扫描,也可设置“Fail on CVSS>X”等规则,实现依赖库级别控制;

 

  7、将扫描报告结果导出为JIRA任务或GitHub Issue,确保每条漏洞进入任务系统进行闭环管理;

 

  8、配合IDE插件(如Veracode Greenlight)在开发阶段实时预警,前移安全策略执行点;

  9、定期对CI日志与扫描趋势报告做回顾,评估扫描策略与质量门槛是否需进一步优化。

 

  通过将Veracode扫描结果融入持续集成流程,不仅能及时发现安全问题,也能建立开发、安全、测试协同运作的闭环机制。

 

  总结

 

  掌握Veracode扫描结果怎么看漏洞详情Veracode漏洞级别判断标准在哪调整,有助于开发团队与安全团队对扫描结果做出准确解读与响应。结合策略配置与CI流程集成,能够让安全检测成为自动化开发中的常规动作,从而最大化Veracode平台在提升代码安全性方面的价值。通过持续优化配置与流程联动,企业可实现从被动修复向主动预防的安全治理升级。

读者也访问过这里:
135 2431 0251